JCR 分区与中科院分区

JCR(Journal Citation Reports)分区是国际统一分区,也就是 SCI 分区;中科院分区是我国特色分区,除了中国没人认中科院分区。

实际上,国内大部分的高校毕业要求、奖学金评选,以及科研单位的科研业绩奖励、职称评审等,均按照中科院分区进行加权计算。当然,也有些学校(如华南理工大学)表示要与国际接轨,统一使用科睿唯安 JCR 分区作为学科建设、科技奖励、授予学位成果等方面的评判标准,不再使用中科院的 SCI 期刊分区标准。大陆之外一般采用 JCR 分区。

作者发表 SCI 论文时,经常会遇到分区的限定条件,比如中科院 1 区,JCRQ1 等。虽然两个分区都有可能出现,但大多数时候,国内作者还是以中科院分区为准,如果没有特别要求以中科院分区小类为准,我们就默认以中科院分区大类标准为主。

JCR 是国际上通用的一套,但是国内科研竞争太激烈,中科院就搞了个中国特色的分区体系。两者都是先把杂志的 IF 从高到低排序

JCR 是前 25% 一区,后面二区到四区各占 25%;中科院是前 5%一区,5%~20% 二区,20%~50% 三区,50%~最后四区。后者比前者严格太多,有些 JCR 的一区杂志在中科院这边只能排到三区

虽然很多人可能不那么赞同,但来自中国的工作,在全世界来看是处于高于平均的水准的。所以,依靠 JCR 分区来评价工作的等级在中国不大合适,要求显得比较低了。所以国内中科院参考 JCR 进一步出了一个中科院的期刊分区,用来指导国内的科研成果评价。总体来看,无论是大领域还是小领域,中科院的分区要求都是比 JCR 要高的。很多 JCRQ1 的期刊,在相同领域里,在中科院的分区就变成了二区甚至三区的期刊。

影响因子高低并不能单纯反映一个学科领域的真实水平,本专业的顶级期刊同行都自己非常清楚。JCR 和 SCI 分区都是人搞的,就会有非理性的偏向。

分区写法

中科院分区和 JCR 分区,虽然都是四个分区,但两个分区的写法是不同的。中科院分区分别是 1 区、2 区、3 区、4 区。JCR,SCI 分区分别是 Q1、Q2、Q3、Q4。

查找期刊的分区与影响因子

  1. Web of Science 上查找期刊的名字,可以显示出期刊的 JCR 与影响因子

    SCI 指定的 JCR 分区门槛低,按照最新因子,如前 20% 就是一区了 中科院的分区门槛高,三年平均因子,前 5%才是一区

  2. IEEE,ACM 在期刊主页也会该期刊的影响因子

  3. Letpub 上也可查到影响因子与分区

期刊与会议

区分是期刊还是会议一般还是以关键字== conference,proceeding(会议),article、journal(期刊)为区分点。

会议一般 EI 收录,SCI 主要收录期刊